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培育

首页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成果    走向生本2023    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培育

 

——以高一上《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授课为例

 

张释文

摘要: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历史教材编写,高考考查对家国情怀的关注也日益明显,家国情怀的培育。包含对相关基础知识的传递,以及建基于基本史实的情感价值渗透。可循的教学思路有:导入五四运动资源。培言对国家富强的自豪感;对比中外历史变迁,培养对国家发展的认同感:甄选贴近生活的时政资料,培育对国家强大的使命感。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自豪感:认同感:使命感

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回家的高度认网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虽然家国情怀属于形面上的意识形态领域,但培育思路有一定规律可循,涵盖相关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建基于基本史实的情感价值渗透。在(中外历史纲
要(上))的(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新授课公开课中,教师紧紧围绕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思路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导入五四运动资源。培言对国家富强的自豪感

"家"与"国"紧密相连,"家"是"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国情怀首先表现在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上,高中历史教材增加并标注了很多关于民族发展的史料,能够延伸出青年和国家息息相关的内容。五四运动资源包含古今的相关历史知识和现有资源。教师自主开发或直接用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五四资源,能让学生在追踪青年变化的探究中,形成对国家的亲近感,自豪感和认同感,让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在课堂中生根发芽。本课涉及的"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看似是很大的概念,但其实早已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在这节课的导人中,教师展示了2023年1月1号升国旗的照片,学生看到这些图片出现在历史课上的时候颇为激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很快就被调动了起来。教师顺势抛出话题:为什么要升旗?为什么每周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设置这几个问题是想让学生知道爱国主义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学生而言。国旗是他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但对于这几个问题,他们却很陌生。于是,教师展示了相关资料,学生惊呼"原来如此"!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展示了一组学生熟知的阅兵照片、升旗仪式,的具体时间点。细心的学生很快发现:图片基本上集中在新中国建立后。为什么是这个时间?学生积极碰撞交流链接出更多相关知识点: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有了这个铺垫,学生对国家变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联系等便水到渠成。

二、对比1919年前后历史变迁,培育对国家发展的认同感

家国情怀的培育,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前后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具有开阔的历史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进而形成对自己国家发展的认同感。教师尝试指引学生对比前后历史变迁,在理解和尊重近代历史的过程中,考量现代文化发展的相关索材,生成对自己国家发展的认同感。《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涉及的基础知识由学生自主复习完成,以建构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导人环节产生的问题"为什么会爆发五四运动?它为什么会对中国革命产生巨大影响?"实际上蕴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发展历程。因为是新授课,加之7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整体较好,他们很快整理出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素材,并从中得出结论,近代以来,世界形势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到中国,中国需要顺应这一趋势,所以,要把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下考量。结合中国近代史。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通过对比1919年前后历史变迁。学生更容易生成对国家发展的认同,例如,从五四运动的意义中,学生得出三个结论,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后,中国革命出现新的思想;二是只有不断提高国家发展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三是为了人民生活质量的跃升,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意识,这样的发展思路无疑是正确的,是符合国家发展轨迹的,至此。学生生成了对国家发展的认同感。

三、甄选贴近生活的时政资料,培育对国家强大的使命感

不管是探寻历史发展的轨迹,还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家国情怀的最终落脚点都应该是形成对国家发展和强大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历史教学中、,甄选一线贴近生活的时政资料,设计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引导学生以国际化的视野排析考证,关注中国与全球化等现实问题,增强对祖国发展的使命感。

《五四运动》一课教学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为了让学生自主生成认知。教师以三则史料为例,引领学生探讨五四运动后社会发展变化,探寻中国发展不断进步的步伐。为了帮助他们深度理解,教师出示了三段资料,同步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

【资料1】帝国主义对北伐战争开始是持“中立”态度的,但随着北伐胜利进军,受其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直系军阀迅速败溃,特别是工农群众运动蓬勃高涨,他们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公然干涉中国的国民革命。1926年9月5日,英国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四川万县县城,屠杀中国军民,制造了“万县惨案”。1927年2月,美国建议将上海划为中立区。

【资料2】维经斯基:对中国共产党所犯错误我承担很大的责任,我要承担比中国共产党领导更大的责任。

【资料3】胡乔木:陈独秀是一个书生,缺乏政治经验……完全幻想的,认为只要有群众运动就行了……军队不要,政权也不要,就专门搞群众运动。

这些资料来自相关历史论文,具有较强的完整性,结合相关史料,学生查询论证,分析判所,最终得出结论,一方面,①共产党年幼,经验不足,无军队②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领导权,作为青年学生,该如何将自身命运与祖国未来联系在一起呢?在这里,教师谈到了孟晚舟的回国演讲,学生异口同声地背出了她的那句:"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在这样的共情中,学生情不自禁地增加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对祖国进步,祖国强大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新课标新课改下,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历史核心素养的考察,针对所教班级特点,采用有效的历史授课方式,尤其是这种学生熟知又很重要的历史事件,通过史料阅读,视频讲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树立家国情怀是重中之重,在接下来的授课中,更应该结合所教学生得具体特点,做好高一新授课的讲评工作。

 

2024年5月20日 08:33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