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的密切联系

首页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成果    走向生本2023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的密切联系

 

顾馨蕊

现代语文教学中,社会赋予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阅读与写作能力,应该说是中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抓住这两大方面,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的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强调“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弓和箭的关系”。他说:离开阅读谈写作,基本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话题。阅读是写作的一个前提,写作是阅读的一个结果。要把箭射出去得有弓,要把箭射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这把弓得很强劲。箭能不能射出去、能射多远,弓的强劲、积蓄的力量非常重要。只有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的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会出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其实主要是因为缺乏阅读,缺乏积累,没有锻炼出发现写作素材的“眼力”。关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我们比较常听到的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输出倒逼输入”,还有以前看到的一个说法,“看十写一”,这都是说,先有大量的阅读,然后才会有高品质的作品。
箭和弓的类比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感觉很新颖,开始不太理解,仔细阅读几遍,发现道理还是一样的,阅读就像是一把弓,写作是一支箭,要有弓才能射出箭,然后想要射得远,就需要拉满弓,也就是蓄力,阅读就是为写作蓄力。

(一)学会正确的阅读,把“弓”拉满

正确的阅读一定离不开语文课本,所以我们一定要教导学生学习一定要回归课本,才能有的放矢。

一、导读提示,抓住重点

导读提示,是用来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材料。通过阅读导读提示,学生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抓住文章总纲,进而开展有效阅读。我们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要做到:朗读与默读相结合,朗读与思想相结合。平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科学地去选择阅读方法。    

二、品味课文,交流心得

 阅读教学,是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互相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注重使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品读文章时,学生要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要重视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品读课文。利用语言,利用一定的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可以顺利地引导学生进人阅读情境。品读课文时,要不断深人,注重感情熏陶。通过自由阅读、个人展示,师生同读,丰富的情感得以抒发。同时,要指导学生通过讲堂交流或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强化对课文的理解,深化对课文的印象。不同题材的课文,我们要采取不同的反思形式。要允许同学们阅读时存在的个性差异,但是,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通过阅读心得的交流,我们要崇尚真善美,远离假丑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阅读触及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是阅读应达到的境界。

三、精选资料,运用升华

 阅读的最终目的,当然是学以致用。阅读是为了使我们思想更加深刻,视角更加独特,语言更加丰富。阅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积累语言。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同时要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生要重视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创设展示平台,让学生运用阅读所学,增加练笔机会,让他们展示成果。积累是语言的储备,运用是语言的创造,阅读促进积累,积累推动运用。

总之,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阅读,阅读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的规律。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要缩小文本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距离,重视朗读和默读。对于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要充分重视,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到阅读中。如此,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才会更加生机勃勃。

(二)用心构思写作,让学生亮出“真我风采”

语文有三难: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一提起作文,很多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表露出困惑的表情,这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着实将这部分学生压得直喘粗气。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强制性”任务,他们也绞尽脑汁地寻找应对策略。只是他们有的三言两语,有的人云亦云,有的甚至找一篇抄一下交差了事。他们一脸茫然的表情中写满了“无奈”与“痛苦”,写作的积极性自然始终在感情的低谷徘徊。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爱上作文,并尽量体现“真我风采”呢?这是现代语文教师一直以来探索不息的一项课题。

而我认为写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真”,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就像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一部好的影片往往使我们投入其中,我们的情绪会随着着电影剧情的发展或喜或悲,我们会一起探讨猜测故事的结局,写作亦是如此,好的作文一定是可以牵动读者心绪的,一定是有起伏、有高潮的,一定是能表达真情实感的。

 一、以情激情,亮出“真我风采”

《文心雕龙·知音篇》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可见,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要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探寻他们的情感现状和情感需求,努力帮助学生于喜怒哀乐中寻找写作的突破口,不断激发、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挖掘潜在的写作情感。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点努力。

首先,我们要适当降低写作要求,刚开始的时候,对篇幅的长短不宜做过多的定性要求,只要能达到文通字顺即可。其次,帮助学生获取成功体验,对于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优秀作品,我们可以在班级上读一读,在板报上展一展,还可以适当帮忙润色修改再交到学校外宣服务中心或者交到一些期刊报社。学生的稿件变成铅字在一些报刊上出现的时候,那兴奋的场景可想而知。当然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也可以考虑结集出版,将人生的这一印迹留作纪念。总之,只要以情激情,我们就能够让学生在写作时步人“快乐且欲罢不能”的美好境界,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展示真我风采。 

二、用好文本,敲开“真我风采”的一扇门

    语文教材不仅是教师教的蓝本,更是学生学的范本,所选文本应该是编者根据需要从多角度、广范围搜集、筛选出的多种文体范文的精品,这些文章无不体现了作者们不同的创作个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小学生善于模仿的认知优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揣摩课文、进而将课文读熟、读透,从中学习多彩的语言风格,积累多彩的语言素材,凸显自己的语言个性。因此,我们用好教材,引领学生在对这些文本的品悟中获取张扬“真我风采”的钥匙,从而为体现“真我风采”做好积累,为实现由“读”到“写”埋好伏笔。 

三、给点自由,推开“真我风采”的一扇窗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喜欢采用范式引领的教育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这种作文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就是容易框定学生思维的触角,当教师让学生在聆听了教师的激情朗读范文之后写一篇相关的作文时,很多学生所写的内容都与范文中的相差无几,这样的作文应该是低效的,其中“真我”的痕迹太少,所以,这也是很多同学作文不容易出彩的主要原因。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给学生一点自由,帮助其推开“真我风采”的一扇窗。

第一,写作内容自由,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写作的主题范围扩大化。如《那一天,我      》这里学生可以写的东西就比较多了,可以是我很开心、我很失落……

第二,表情达意自由,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内心体验即真实想法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如此,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避免空话、套话的出现。

第三,表达形式自由。以往的作文教学,很多教师比较喜欢在文章的构思、布局以及表达技巧等方面做过多的引导,学生充满个性的鲜活思想在这些框框架架中很难体现出来,这种千篇一律的形式必然带来学生思想的僵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摆脱这些模式化的束缚,以自己最植长的形式将自己的内心感触真实流露,体现“真我风采”。

总之,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生命个体。要让学生写出精彩的作文,我们就必须跳出以往作文教学的程序化模式,为学生撑开一片彰显“真我风采”的天地。

所以,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效果的呈现。从这个箭和弓的类比中可以学到的是,我们要看十写一,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2024年5月20日 08:43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