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生物有效教学

首页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成果    走向生本2023    论高中生物有效教学

 

陆建爽

有效教学是 20 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念,它源自于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的出现在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同仁的关注。简单地说,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广泛含义上说,凡是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为有效教学。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要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 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有许多的生物学理论需要记忆,但是另一方面,生物又不能教的很死板,因此生物教学的高效率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必须使学生真正的把知识理解透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层次清楚的简单形式,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理解知识。本文就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了一点探索,具体策略如下:

一、提高教学准备工作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工作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一个完整有效的教学准备工作,可以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成功开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要重视教学准备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1、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目的所在,是判断整堂课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在准备一堂课之前,要认真的翻阅相关资料,撰写一个完整、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教案。

2、提高备课工作的有效性。教师的备课工作是教师上一堂好课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要从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落实集体研讨制度和备课组长负责制度,要落实研讨的时间、地点,责任到个人;其次是改进集体备课的方法,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只有完善有效的备课,才能真正使教师做到有效的课前准备工作。

3、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一时要教给学生一些预习方法;二是要针对性的布置一些预习题;三是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

二、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尊重。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能暴露学生思维,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感悟、体验、发现中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吗,开展实践、合作、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在教师的主导下,鼓励学生勤思多问。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学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个体自己独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等。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教师依然是主导,但是这种 主导作用建立在教师的“目标主导”、“问题主导”、“任务主导”和“学案主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一定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

2、精选适合进行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 而是需要一个整体相互协作的学习群体中对各自的观点、假设进行批判行的考察、协商和辩论,把不同的观点得以交锋、碰撞,从而加深、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学生合作学习的,如果问题过于简单,答案过于明显,开展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从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使学生养成散漫的习惯,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生物可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很多,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中每个实验的设计均有巧妙之处,实验设计的理念、得出的结论、可需改进的地方都值得讨论;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众多实验内容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

3、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的学习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独立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法。实施探究学习,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教学应该遵循引导,在知识呈现方式来看,要注重陈述性知识只能采用部分探究,实验性知识,策略行知识则是完整探究。从探究方式来看,可以采用“问题”思维,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多种途径。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有效教学比较重视教学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1、提倡激励性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激励性的评价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体验到进步与成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切实的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关注学生学习差距和不足转变时,要努力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成绩和长处,尊重个体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等情况。

2、建立多元性评价。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是进行有标准化答案的书面测验,考察知识、技能、技巧。评价方法多是通过考试,知识重视对分数的评价而忽视了 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创新意识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常常给学生造成一种对生物学习恐惧和畏难的情绪,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要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师必须要建立多元性的评价体系。评价可以分为测试性评价、非测试性评价及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评价等。例如:可以通过学业成绩测试,也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档案、问卷调查及面谈、学生自我评价等非 测试性评价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激励自己,激发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充分 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小结

由于新课改在全国的实施和推广,它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实行有效的教学,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进程中来,轻松的完成知识。总之,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牢牢地把握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以上三个方面实施,不断的改革课堂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获得进步。
 

2024年5月20日 08:4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