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绽芳华,砥砺共成长
数学组青年教师汇报课总结
为给青年教师构建展示教学风采与促进成长的平台,借实战授课检验其教学能力,涵盖教学设计、课堂把控、知识传授等方面。促使他们深入探究教材教法,提升教学技能与专业素养,同时便于资深教师精准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助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优化师资队伍,增强学校整体教学实力与教育活力,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4 年 12 月 3 日,学校安排了 5 节青年教师汇报课。
第一节是李新月老师的汇报课,课题为《等式与方程》。李老师语言幽默风趣且生动形象,着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重矫正反馈,强化双基训练。本节课先借助动画与几何画板以动态形式更直观地展示等式性质的形成过程,利于学生理解。课堂练习采用小游戏 PK 的方式开展,增添了趣味性。最后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同桌交换并判分,对比学案得分,查看经过一节课学习自身是否有进步。
第二节课是唐佳时老师的汇报课,课题为《二次根式》,课型为新授课。首先由实际问题切入引入二次根式概念,接着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来探究新知识,最后小组内同学合作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学生们认真思考,展现出较强的求知欲。
第三节是耿佳奇老师的汇报课,课题为《5.3 解一元一次方程》。耿老师课程环节紧凑,学生参与度高,课堂语言流畅严谨、层层递进,学生对课堂极为喜爱,互动性强。本节课先剖析解决学生学案中的疑惑,利用抢答题提升学习氛围,学生间相互查找错误,通过辩论相互促进,“小小命题人” 活动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参与感。
第四节课是刘学一老师的汇报课,课题为《椭圆定义的应用》,课型为复习课。整个教学过程以应用椭圆定义为线索,解决学案反馈的问题。首先,教师助学,以提问等形式助力学生梳理与规范知识点。随后,学生历经讨论、组间互助等形式处理学案中存在的问题。紧接着,教师给出针对性训练、思考等环节,以提问方式检验学生是否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并在学生回答时及时予以帮助。最后,通过当堂检测环节,验收学生本节课学习成果。
第五节课是李明阳老师的汇报课,课题为《对数的概念》,课型为新授课。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导学案,依据导学案完成情况于课堂上进行学情反馈。依据学情反馈确定本节课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由指数函数讲过的一道题目引入,得出对数式概念,强化学生对数式由指数式转化而来的认知;第二个环节学生小组讨论,结合导学案,思考学案中的四个问题,讨论结束后由学生讲解;第三个环节组内互学解决导学案中的错题,随机选两名学生讲解出错较多的题目;第四个环节下发限时检测,检验学生本节课掌握情况。
下午大课间及第八节课,数学组全体教师参与,吕桐龄老师组织评课。
在评课中,王向宏老师代表初中数学组对初中三位老师予以点评:三位老师整体表现良好,教态自然,课堂设计精心,课件新颖。新月老师对等式性质的讲解运用动态形式演示,更方便学生理解。佳时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佳奇老师设计新颖,目标检测采用倒推方法,学生通过辩论相互纠错、改正,循环往复,从而完善并熟悉相关知识,学生学习状态良好。学习目标方面,采用第一人称表述增强学生自信心,课堂活动形式多样。
张伟男老师代表高中数学组对初中三位老师进行点评:新月老师语调抑扬顿挫,课件设计契合初一学生学情。佳时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生活的关联。佳奇老师设计精心,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转换角色,学生参与感强,环节完整,语言清晰。通过课本展示彰显数学权威性,同时注重数学规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胡长存老师代表高中数学组对高中两位老师进行点评:学一老师把握学情,在课堂上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重视基础与条件,重新梳理核心概念,排除后续知识干扰。设计变式拓展,重点突出。明阳老师讲课节奏平稳、细致,教态自然。导学案制作用心,关注学情,注重数学思想渗透。课堂环节紧凑,指令明确,有检测有总结。
马宏宇校长对 5 位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创新能力给予充分肯定,他鼓励大家以本次比赛为契机,持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并表示学校将继续构建更多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与展示机会,期望青年教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 01-13
- 12-27
- 12-27
- 12-06
- 11-26
- 11-28
- 07-29
- 07-08
- 06-11
- 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