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首页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成果    走向生本2023    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赵  静

 

【摘要】红色文化中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将 从红色文化融入中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以高校思政教育为例,进行分析,合实际情况明确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及作用。

【关键词】红色文化;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习总书记全国要求高校在进行思想政工作会议中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思政教学合理融入红色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与氛围,通过红色文化学习感受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继承先烈意志,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综合型素质人才。

一、红色文化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它是指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 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所留下的文献资料、歌曲、文物以及根据地等。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红旗、红歌、红五星等也属于红色文化之一。这一概念是在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相适应,具有中华民族性格特征,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比我们经常所使用的社会主义文化、抗战文化、精神文化等有着更广的外延无论如何定义红色文化的内涵,它都具有一种普适的精神实质。所以,我们应当不断地发掘并将这种优秀的红色文化资源利围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二)红色文化的重要性

“红色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地住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具有很宝贵的传承价值,为我们每个中国人所认同并践行着。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对红色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与研究,发现它强大的内涵,弘扬 红色文化的精神,抵制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以及未来社会中将要出现的各种不良思想,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保障,从而更进一步的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二、红色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不足

通过采访中学生,发现虽然我校思政课中有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但实际上红色资源融入并不多。现阶段,受疫情现状的影响和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我校在思政政治教育中,对红色文化融入力度不足,导致红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较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能按照教材进行讲解,内容较为浅显,主题不够鲜明,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难以真正感受到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思想。这是红色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现有思政课程体系不完善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思政课程体系不完善也是现阶段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有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形式单一,红色文化与思政内容连接不够密切,因此影响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生未能注重红色文化的情感共鸣,未能将红色文化渗透到中学生的精神世界,降低教学效果。

(三)缺乏思政教育实践

由于受到学校当地拥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学校和学生自身条件的影响,红色文化融入中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不足,使学生不能亲临感受红色历史,导致大学生缺乏文化认同感,同时受到现多元文化的冲击,红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更大的挑战,限制红色精神的传递与渗透。

三、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的视角

教育资源是人类教育实践活动中为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完成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能够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的各种要素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括:物质性资源与精神性资源、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社会(区)、家庭与学校资源、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四种代表性分类。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内涵与划分标准,结合红色文化概念及其内容来看,红色文化是教育者应该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1、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需要红色文化助力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方向,是受教育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思想与行为上符合社会和阶级在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和发挥;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又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方法运用效果的影响。简言之,顺利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实现教育目的,需要教育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助力作用,发挥包括红色文化在内的一切因素的积极影响。

(1)红色文化明确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
    实践目的是实践主体的目标指向或价值取向,它反映了实践主体最本质的愿望和要求,体现了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它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多年革命积累而成的,具有天然的育人作用,这种作用为大学生的思政工作提供了方向。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我党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奋斗的坚定信念及不畏牺牲、艰苦奋斗、勇于斗争的优良传统;②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谨慎纽带和理论源泉。因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2)红色文化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综合内涵

正如我国思政教育专家郑永廷所提出的那样:思政教育工作只有扎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方可表现出强大的文化内涵与继承性。“红色文化”是建立在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其中不仅融入了我党逐步凝聚的先进文化内涵,还全面体现了我党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精神。如此种种,都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赋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进一步坚定了高校学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不息的信念,引领大家于纷杂的形势下正确找到自我目标;成为了青年学生努力奋斗,奉献社会的动力,增强了他们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勇气。

(3)红色文化完善思政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一个集合体,它不是单一的目标要求,不同标准和不同角度的划分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体系。从地位上看,它有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之分,根本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在我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它从本质上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旗帜鲜明地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本质内容,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一元主导地位。一元主导应然地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固守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权,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突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显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要求与红色文化蕴含的思想教育内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必须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的宝贵资源。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需要借力红色文化

实践是社会生成的基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也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教育主体发挥和实现红色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必须通过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既是教育主体主观意志见之于红色文化的对象化活动,也是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不断外显的过程。然而,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并不能自发地实现,它需要教育主体根据红色文化的内在属性,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律与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发挥它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养,即教育者在政治、思想、道德、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程度和实现效果。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功底,是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应有之义。具备优秀的理论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度概括和深度凝练红色文化教育价值的理论之基,也是实现红色文化教育价值、拓展红色文化多样性教育功能的应有之义;而理论素养欠缺、专业功底薄弱的教育工作者,则会弱化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效果与实现程度。另一方面,具备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掌握熟练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是教育者实现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多元化的保障。反之,如果教育者实践经验少、方法艺术运用不到位,不仅会削弱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还会阻碍红色文化多元化教育功能的发挥,造成红色文化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因此,教育者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理论上继续阐释、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基因,还需要不断积累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掌握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面、立体地呈现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以受教育者易于并乐于接受的形式,实现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的视角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载、传递阶级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且能够被教育者用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借此进行双边互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它主要包括管理载体、大众传播载体、活动载体与文化载体四种基本类型。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形成亦即实践客体的“人化”过程,文化产生和成熟于特定的时空领域。红色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的意识形态产物,它清晰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尽苦难、辉煌迭出的不朽历程,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丰富的意识形态内容。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学校应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力度,积极进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促使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在教育中实现先辈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成为现代社会建设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发展。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继承扬弃、转化创新之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先进文化形态,它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从文化发生学上看,“红色”本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颜色符号,自然的“红色”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联系时,“红色”的自然属性逐渐地变为属人的存在,对象化地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呈现形式,并被赋予了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性的时代诉求因此,我们需要从更加学理性的视角,重新审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联系,帮助教育者更为具体、深刻地把握两者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内的红色文化价值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卜雪章.以广元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6):177-178.

[2]姜军亮.豫南红色文化与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分析——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4):173-174.

[3]王童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于大学生红色文化资源掌握情况报告分析[J].理论观察,2019,14(02):51-53.

[4]李焕.网络环境背景下沂蒙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31):348-349+371.

[5]张彬,闫莉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有效性研究——以延安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8,12(07):226-227.

[6]邵晨.发挥高校“五老”作用视阈下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04):14-15.

 

2024年5月15日 15:13
浏览量:0
收藏